性境五不隨

性境五不隨
玄奘三藏偈子︰‘性境不隨心’, 《宗鏡錄》六十八, 謂有下列五種不隨的情形, 即: 一、 性不隨: 能緣的見分, 通於善、 惡、 無記三性;而所緣的境性唯無記, 此謂性不隨。 二、 種不隨: 見分從見分種子所生, 相分從相分種子所生, 此謂種不隨。 三、 界繫不隨: 如五俱意識緣香、 味境時, 其香味二境唯欲界所繫, 而不通於色界、 無色界。 再如第八識緣種子時, 能緣的第八識為欲界所繫, 而所緣的種子却通於欲、 色、 無色三界, 此謂界繫不隨。 四、 蘊處界三科不隨: 於五蘊中, 如五識見分是識種所收, 而五塵境相分是色蘊所攝, 是蘊科不隨。 於十二處中, 其五識見分是意處所收, 而五塵相分, 五境處所攝, 是處科不隨。 於十八界中, 其五識見分, 是五識界所收, 而五塵相分, 五境界所攝是界科不隨。 五、 異熟不隨: 如第八識的見分, 是異熟性, 而其所緣五塵相分非異熟性, 是為異熟不隨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реферат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